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CSTM团体标准《航天材料光学性能原位测试方法》公开征求意见
2023年12月07日 13:30:05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5348

近日,由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航天材料标准化领域委员会(CSTM/FC57)归口提出的《航天材料光学性能原位测试方法》团体标准(立项号:CSTM LX 5700 01365-2023)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广泛征求意见。
【化工仪器网 标准发布】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航天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要求日益提高。近日,由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航天材料标准化领域委员会(CSTM/FC57)归口提出的《航天材料光学性能原位测试方法》团体标准(立项号:CSTM LX 5700 01365-2023)已完成征求意见稿,按照《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公开广泛征求意见。该标准旨在规范航天材料光学性能原位测试的流程和方法,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航天材料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航天材料在轨期间将受到空间真空、温度、紫外、空间辐射等环境的影响,造成航天材料光谱反射率、光谱透射率、吸收率等性能的退化,严重影响航天器组件的在轨功能,进而影响航天器的在轨安全和可靠性。因此,需要对航天材料光学性能的在轨变化进行测试。
然而,航天材料的光学性能受真空的影响较大,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大气环境尤其是氧气的存在可以对航天材料光学性能带来回复效应。因此,针对航天材料光学性能的在轨变化试验和测试,需要对其开展原位测试。
航天材料的光学性能原位测试方法较多,常用的为光谱法测试和积分球法测试,可以获得在真空环境下航天材料光谱反射率、透射率等光学性能,以用于航天材料光学性能的在轨预示、航天材料选用等,以保障航天器的在轨安全和高可靠性。
国内外相关单位发布的关于光学性能测试的标准主要集中在大气环境中,针对航天材料光学性能原位测试的标准未见发布。
在测试研究方面,我国的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基于应用需求,多年从事航天材料光学性能原位测试技术研究,搭建了基于光谱法测试和积分球法测试的原位测试装置,对各类光学增透器件、反射器件等开展了试验研究和测试。但尚未建立相关标准规范。
随着我国航天器发射的数量逐渐增多,尤其是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各类光学相关材料和器件在轨应用越来越多,亟需针对航天材料的光学性能原位测试建立相关标准规范,以指导我国航天材料的光学性能原位测试分析。
本标准来自于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航天材料标准化领域委员会(CSTM/FC57)标准编制计划,西安交通大学牵头起草,编制时间为2023年8月至2023年12月。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
本文件规定了航天材料光学性能原位测试的目的、范围和精度、原理、设备、条件、试样、程序和 数据处理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航天材料及其空间环境效应地面模拟试验中的反射率、透射率、吸收率等的原位测试。
《航天材料光学性能原位测试方法》标准的建立,一方面将为航天光学类材料的研发提供测试方法,为提升我国航天光学材料的研制水平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将为航天材料的保证鉴定试验提供测试方法,保障航天材料光学性能测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而为航天器的设计和光学元件及相关组件的在轨服役性能提供支撑。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7月30日,在2025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上,由苏州工业园区洛加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打造的冷冻电镜与AI双引擎平台面向全球发布。2025-07-31 14:25:51
-
6月中国政府采购网上可统计到的电镜中标数量为31台/套,中标总金额12933.73万元,平均单价为417.22万元/套。2025-07-31 09:33:33
-
西安工程大学发布42项仪器采购意向,计划采购圆二色光谱仪、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场发射透射电镜等仪器设备,预算8638.84万元。2025-07-29 09:45:58
-
项目名称:甬江实验室采购能谱仪 电子背散射衍射仪项目,项目编号:0762-2540CBNB2015,招标范围:平插式能谱仪 1台 ...2025-07-28 16:06:17
-
近日,宁波材料所委托宁波中基国际招标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高分辨扫描电镜,预算185万元。2025-07-28 13:53:47
-
项目名称:原子力显微镜,项目编号:0664-2540SUMECF26,招标范围:原子力显微镜,招标机构:苏美达国际技术贸易有限公司...2025-07-23 14:36:1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