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科研发展 让实验室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
2022年10月20日 16:06:18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5703

实验室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场所,但并不是所有研究工作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的,为了观测研究对象在自然环境中的状态,科学考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除了实验室科研外,另一个科研的主要方式,很多早期的自然科学研究也是获益于这一方式所得到的第一手资料。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实验室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场所,被视为是孕育科学的摇篮,技术诞生的基地,在科学事业中占据重要位置。实验室大致有三类,一类是从属于大学或者是由大学代管的实验室;第二类实验室属于国家机构,有的甚至是国际机构;第三类实验室直接归属于工业企业部门,为工业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服务。不同的实验室,性质以及研究对象也不同,因此实验室的设备、布置以及后期的投入也有很大的不同。但基本上,只要是被冠以实验室名号的场所,和科学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实验室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场所,但并不是所有研究工作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的,为了观测研究对象在自然环境中的状态,科学考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除了实验室科研外,另一个科研的主要方式,很多早期的自然科学研究也是获益于这一方式所得到的第一手资料。
不过,这并不表示科考和实验室科研是完全分开的两个环节,事实上,随着硬件技术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许多时候检测过程会在科考的过程中就开始进行,用于科考的设备性能也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先进。这从近几年科考船逐渐有了“海上实验室”的称号这点也可以看出。
那么“海上实验室”的出现证明了什么呢?科学考察船是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它是用于调查研究海洋水文、地质、气象、生物等特殊任务的船舶,因此船上往往会配备大量的仪器设备。但是作为精密设备,许多仪器并不能在船舶这种颠簸的环境中使用,因此用于科考船的仪器与实验室仪器在目的性以及精准度上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别。
而“海上实验室”这一称呼的出现,恰恰证明了与过去的调查船相比,船上的仪器设备有了质的提升。而就我国而言,从2012年开始,我国的科考船就在不断地发展,除了船体本身的性能外,更开始重视船体上仪器设备的配备以及性能,种专业科考设备如温盐深探测系统、全海深多波束探测系统、气象雷达等都被“带”到了船体上,与船舶平台形成一体化设计。除此之外,由于科考工作是直接围绕实地开展的,因此在硬件设备的支持下,收获的成果也非??晒?,甚至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突破了许多科研瓶颈。
可以说,科考船的性能提升,让出??蒲Ъ矣辛烁喾⒒涌占?,能够更好地投入的科学研究的工作中,为科考工作提供了硬件支持。事实上,这点和实验室追求高性能仪器是异曲同工的。而科考设备的进步让科考实力不断上升的同时,也进一步的展现了科考不同于实验室科研的优势,实现了与实验室科研更好的相辅相成,对于国家的科研发展自然也是有利的。
换言之,在科研发展的大背景下,无论是从业人员的需求,还是技术发展的需求,都在慢慢地细化研究工作本身,许多时候,试验和分析也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了,诚然实验室依旧有着不可取代的功能,但技术的进步也让许多实验不在局限于实验室。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科研在向着利好不断发展的证明。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为了更好的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科技资源一体化配置能力,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于近日分别表决通过了《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2025-08-04 16:51:34
-
日前,江西省科学技术厅经组织申报、专家评审、现场考察等环节,现将2025年度江西省重大科技成果熟化与工程化研究项目拟立项予以公示。2025-08-04 16:26:27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25-08-04 15:51:20
-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曾毅研究员团队宣布,成功研制出国产高分辨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样机。2025-08-04 14:55:43
-
成都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试行)发布
《成都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试行)》正式发布,重点聚焦机器人、航空航天(含低空制造)、轨道交通、生物医药...2025-08-04 13:28:08 -
根据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吉林省科技厅现发布《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2026年度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2025-08-04 12:00:11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