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从不想换到换不动 智能手机背后反应的科技发展难题
2022年08月25日 15:18:00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5957

不久前,我们曾经和大家聊过关于手机和爱手机的年轻人近几年的变化,其中提到随着青年群体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手机性能“过?!?,当代年轻人尽管购买力有所上涨,但是对于新手机的购买欲却开始下降,性价比成为他们选购手机的重要依据同时,原本对于硬件的执著也开始转变为对于软件的需求。但事实上,纵观近几年科技发展的情况,从手机硬件层面或许正在出现“换不动”的情况,并且这种情况和科技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不久前,我们曾经和大家聊过关于手机和爱手机的年轻人近几年的变化,其中提到随着青年群体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手机性能“过剩”,当代年轻人尽管购买力有所上涨,但是对于新手机的购买欲却开始下降,性价比成为他们选购手机的重要依据同时,原本对于硬件的执著也开始转变为对于软件的需求。但事实上,纵观近几年科技发展的情况,从手机硬件层面或许正在出现“换不动”的情况,并且这种情况和科技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过要聊这个话题,我们首先要从另一个角度来切入——手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手机的历史并不算长,从1973年第一台商用移动电话诞生到如今2022年,手机的历史甚至还不到50年,而在GSM移动电话标准出现之前的十余年里,手机的发展其实非常纯粹,简单的说就是思考如何将手机做小,信号做强。而在GSM移动电话标准出现之后,手机开始迎来的第一个发展高潮。
移动电话标准的普及标志着2G时代的来临,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在设计上有了更多的可能呢,并逐渐开始加入短信、计算机等小功能,体积越来与小的同时开始专注风格化发展。不过在二十世纪末,也就是2G时代的初期,尽管手机迭代速度很快,但是功能性上其实差距并不大,加上原本费用的关系,大多数人选购手机的时候会格外看重手机的耐用性(三防性能)以及设计的趣味性,而那个时期手机极具代表性的发展应该就是20世纪末内置天线技术在手机中的尝试并逐渐普及。
而再往后,时间来到了二十一世纪,智能手机的出现开始打破了原本手机大同小异的格局,技术上的竞争也开始了。如今我们熟悉的内置手机镜头、智能操作系统都是来自于二十一世纪前5年的手机市场竞争中,甚至,移动互联网也是在那个时代开始才初具雏形的。而这都要得以传感器技术以及电子芯片的飞速发展。
2G时代的到来是依托于GSM芯片的开发以及应用完成的,而当时间来到了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从事芯片开发的企业开始尝试将手机应用处理器和GSM处理器整合到一起,这种尝试催生出手机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刺激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开发手机应用。并且随着手机逐渐从简单的通行功能向娱乐发展,消费者对于功能的需求开始不断提升,新的功能不断被开发的同时,也刺激了手机开始追寻性能上的突破。随后在2006年前后,多核心CPU的出现直接刺激了手机在性能上的发展,并且在接下来的10余年中,手机开始快速且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个过程还伴随着3G时代的带来。最终我们看到的,便是百家争鸣的智能手机市场。
事实上,那个年代手机在性能上的更迭也非常离谱,消费者经常会遇到年初刚换的新手机,到年末的时候性能可能已经更不上一些大型手机APP配置的情况。那时候手机整体发展趋势就是传感器灵敏度精度持续上升、芯片性能及工艺不断提升、手机价格高昂但整体出现价格下滑趋势。而那个时候也是年轻群体乐意换手机的那几年。
随后,伴随着性能饱和,消费者经济水平提升同时手机价格也开始趋于平稳,大家也慢慢失去换手机的热情,转而投向寻找更好用的程序。但这时候其实手机性能还是在上升的,只不过从使用的角度来说有些过剩了。但近几年,受到半导体以及电池技术的制约,手机已经开始出现创新减缓、价格畸高、性能差异不明显的情况,此事的手机市场和诞生初期意外的雷同。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同样是因为半导体产业。尽管半导体依旧是如今的热门市场,但是稀土储备的减少以及开发成本的提高,芯片迭代的速度开始减缓,新芯片的使用成本也不断提升,加上其他原因导致的企业恶性竞争,直接影响了手机芯片在功能性的突破。与此同时,电池技术久久没有提升也限制了手机性能的发展。理论上来说,如今手机芯片如果想要追求更高的性能表现,就意味着要在硬件上解决供电和散热问题,而具体到实际工艺中变身提升供电量。但是手机的电量和重量是成正比的,换句话说,在保证重量的同时,电池技术的?;は拗屏说缌?,从而也限制了高规格芯片的性能。
另一方面,随着各国开始针对电子产品与环保产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限制电子产品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举措出台,智能手机已经开始逐渐失去了原本在技术上不断突破的猛烈势头。
这其实也恰恰反应了目前科技发展在性能这块虽然不断地在寻求突破,但落实到实际运用时,却依旧会因为技术与技术之间的矛盾,已经过高的成本与工艺上的缺陷,而难以收获突破的窘境。不过乐观地来看,职业为技术的发展确立了更加明确与实质性的目标,而从历史来看,或许当下一次手机更迭频繁起来的时候,在电子科技领域,会有惊人的技术突破,给我们带来惊喜。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昆明物理研究所少子寿命测试仪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653-254253A11003,招标范围:昆明物理研究所少子寿命测试...2025-07-14 14:58:10
-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全自动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可以承担新材料的光电导性测试工作,并且可以大幅加快对新...2025-07-08 17:01:24
-
国内半导体真空泵企业北京通嘉完成5亿元融资,由北京新材料基金领投,多家机构跟投。资金将用于研发、市场拓展及人才引进。2025-04-10 15:49:59
-
近日,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宁国际联合学院狄大卫教授和赵保丹研究员团队,成功研发出微米和纳米钙钛矿LED,其降尺寸过程仅造...2025-03-21 11:01:14
-
在本次展会现场,雷博科仪携五大优良仪器——AC200匀胶机、DM200-SE显影机、HP100-SE烤胶机、EC400有机-金属真...2025-03-18 15:11:24
-
2月12日,天准科技宣布发行9亿元可转债,资金用于工业视觉装备及精密测量仪器、半导体量测设备及智能驾驶控制器的研发及产业化。2025-02-14 14:26:19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chem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