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是不是汽车的未来#引热议
2022年07月07日 16:58:31
来源:环保在线 点击量:3454

仅不到一个月时间,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已经历了一波“大洗牌”,从核心组件厂商到整车车企,均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及对行业不断向上发展的信心。但新能源汽车真的是汽车的未来吗?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7月4日,赛力斯和华为联合推出的品牌AITO,正式发布第二款产品——问界M7,预售4小时订单突破两万台;6月23日,宁德时代推出麒麟电池,将整车续航里程抬升至1000公里;6月10日,比亚迪A股市值破万亿,成为首家跻身万亿俱乐部的自主车企……
仅不到一个月时间,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已经历了一波“大洗牌”,从核心组件厂商到整车车企,均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及对行业不断向上发展的信心。以致#新能源汽车是不是汽车的未来# 这一话题成功登上热搜榜单,引发了各方讨论。
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
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6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数量已突破千万辆,占总量的3.23%。而且,今年上半年年新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共220.9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00.26%,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正热,继工信部等4部门发布《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之后,商务部等17部门又在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并将组织研究延期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引导下乡企业加大优惠活动力度。
受6月车市强势回暖影响,乘联会亦对下半年车市持乐观看法,初步预计,6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批发销量可达54.6万辆,实现同比130%的增长。由此,乘联会仍维持此前对2022年新能源的预期,预计其最终规模有机会突破550万辆,继续实现70%左右的高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到底是不是汽车的未来?
从当前形势来看,尽管新能源汽车势头很猛,但受限于里程、配套设施等因素,还并不足以撼动燃油车的地位。不过,国内外车企先后宣布停产燃油车,也让“围观群众”意识到,车企们将很有可能主动放弃生产燃油车,以转向布局电动领域。
先是比亚迪于3月份正式停止燃油车整车生产;随即,大众集团负责人公开表态,将在2030年前放弃数十个内燃机车型;6月,汉马科技宣布停产燃油车时间表,并表示该决定是其和母公司吉利汽车的融合成果。同期,欧盟还通过了一项决定,拟至2035年禁止欧洲境内销售燃油汽车,燃油车的生存空间无疑将被进一步压缩。
另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新能源汽车种类还在进一步拓展,除了我们常说的锂电池车之外,氢燃料电池车也在快速发展,国内外均有车企在该方向上有所行动。
简言之,为缓解能源紧张的局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汽车新能源化已是确定的趋势。接下来,随着电池技术日益成熟,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等问题会得到更妥善的解决,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也将保持稳步提升。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玻璃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等2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截止至2...2025-07-31 11:06:04
-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开发了一种量化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的新方法,并精确测量了全球垃圾...2025-07-30 16:56:30
-
由中盐集团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的“大规模盐穴储氢”主体工程在江苏常州正式开工建设,填补了我国大规模盐穴储氢领域的空白,同时将为破解...2025-07-28 15:17:06
-
环境监测仪器、医疗仪器等行业利润大幅增长!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显著
“两新”政策带动效果持续显现。6月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实现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2.1%、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同比增长22....2025-07-28 10:54:59 -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2025年度国家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任务清单的通知》。2025-07-23 15:03:03
-
近日,北京市印发实施《北京市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明确到2030年,重点领域甲烷排放将得到有效控制,甲烷资源...2025-07-17 13:15:1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