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中科院团队新成果发布 可使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突破16.5%
2022年05月07日 15:14:42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杨 点击量:7020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在研究员葛子义带领下通过三元策略在聚合物给体(PM6):小分子受体(BTP-eC9)体系引入聚合物受体(PY-IT)作为第三组分,形成缠绕结构形态,有效提高了其断裂拉伸应变,实现了高延展性活性层薄膜的制备。同时,固化的薄膜形态也提高了器件的热储存稳定性。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太阳能电池只要被满足一定照度条件的光照度,瞬间就可输出电压及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
有机太阳能电池,则是由有机材料构成核心部分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具有光敏性质的有机物作为半导体的材料,以光伏效应而产生电压形成电流, 实现太阳能发电的效果。而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由于性能优良、用途广泛,可用于太阳能背包、太阳能手电筒以及太阳能汽车等特点,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柔性光伏器件的效率远低于刚性器件的效率水平,尤其是对可延展性柔性OSCs的研究滞后。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在研究员葛子义带领下通过三元策略在聚合物给体(PM6):小分子受体(BTP-eC9)体系引入聚合物受体(PY-IT)作为第三组分,形成缠绕结构形态,有效提高了其断裂拉伸应变,实现了高延展性活性层薄膜的制备。同时,固化的薄膜形态也提高了器件的热储存稳定性。
在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三元策略引入聚合物受体第三组分,优化掺杂比例以及活性层厚度等,使得活性层形成了稳定有序的互传网络结构,具有利于激子分离和电子传输的稳定通道。此外,三元策略协同发挥了聚合物长链优势和小分子强结晶特性,克服了小分子基活性层体系的脆性特性。在优化的三元薄膜中沿链长分布式的负载应力可以很好的消散外部应变能,使得三元活性层薄膜在机械外力下展现出更高的稳定性。
固化的薄膜形态也有效抑制了小分子受体的扩散和结晶。基于银网格/塑料衬底柔性电极,获得了效率突破16.5%的柔性电池,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在1000次连续循环弯曲后仍能够保持初始效率的97.5%。
相关论文Entangled structure morphology by polymer guest enabling mechanically robust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efficiencies of over 16.5%于近日发表于《Matter(物质)》杂志。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报
相关论文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锂电池高效环保回收新工艺:可回收92%以上的关键金属 环保优势显著
近日,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高效环保、可规?;τ玫娘胱拥绯鼗厥招鹿ひ眨绯鼗厥湛倭诵碌穆肪?。2025-07-23 13:26:36 -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有助于推动全球锂离子电池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2025-07-18 10:36:01
-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林华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采用了亲锌增...2025-06-25 10:50:56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研发出厚度仅为3微米的高稳定性超薄聚合物膜材料,将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电流密度提升至300...2025-06-23 11:42:52
-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DNL16)李灿院士团队提出了光电-热电双效应耦合的思路,并发现了光伏效应与热电效应的耦合机制,实...2025-06-19 13:45:14
-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江照教授和何冬梅教授团队在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上...2025-06-17 17:23:3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