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儿童食品”真的适合儿童吗?行业标准亟需建立
2022年04月18日 11:37:03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解意 点击量:5516

可是,所谓的“儿童食品”真的更适合孩子食用吗?家长是交了“智商税”吗?目前在我国,有关“儿童食品”的检测标准并不完善,所以,亟需建立相关标准规范儿童食品行业的发展,不让违法违规产品危害儿童的健康成长。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走进商城超市,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各种儿童玩具、儿童食品占据了不小的范围,充满童趣的设计风格对孩子具有极大吸引力,于是一道而来的父母就不得不为此消费买单。随着现代家庭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关注,孩子的消费在家庭中的消费占比不断攀高,尤其是在与儿童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饮食方面,父母变得格外注重。
近年来三胎政策的放开导致儿童市场逐渐水涨船高,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打着“儿童”旗号的产品往往价格更高,但销量却依然很好。家长在为儿童选择食品时,无论是主食还是零食,总是更倾向于购买贴有“儿童专用”“适宜儿童食用”等字样标签的产品,因为他们认为这类食品没有添加剂,绿色健康,更适合孩子食用。可是,所谓的“儿童食品”真的更适合孩子食用吗?家长是交了“智商税”吗?
其实,在大多数家长购买“儿童食品”时,他们几乎都不会去仔细了解其成分和标准是什么,与成人食品有何区别,家长们更多的是根据包装上的“儿童”这俩字进行消费。然而,儿童食品行业难免存在不法分子为了一己私欲而使用变质原料、过量添加剂等行为,而儿童的机体发育还不完善,各种免疫功能还不够强大,因此这些违规产品的上市将对儿童造成营养过剩、营养不足,产生肥胖症、偏食等问题,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这对儿童的发育和健康带来极大的潜在性威胁,因此,加强对“儿童食品”的检测也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在我国,有关“儿童食品”的检测标准并不完善,目前仅仅有针对三岁以下婴幼儿的食品质量及安全标准,并没有设置专门分类的法律法规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因对“儿童食品”的检测目前只能参考一些现有的食品检测标准来进行。主要是检测分析出食品的成分、有毒有害物质及卫生指标,包括食品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纤维、淀粉、糖、矿物质、维生素、重金属元素、微生物、食品添加剂、着色剂等。但是由于缺少检测标准,这些打着“儿童食品”旗号的产品中的某些违规物质不一定能够通过一般的食品检测项目检测出来,所以,亟需建立相关标准规范儿童食品行业的发展,不让违法违规产品危害儿童的健康成长。
其实,近年来,我国在“儿童食品”健康标准的空白也引发了各界关注。2020年5月,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就发布《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对3-12岁儿童零食的原料、感官、营养成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虽然填补了国内儿童零食标准的空白,但该标准却并不具有强制性,因此还是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今年的两会上,部分政协委员也有关于推动儿童食品标准化规范化健康发展的提议,指出应建立健全“儿童食品”标准体系,引导“儿童食品”产业从发展中规范到规范中发展。与此同时,在今年举办的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营养标准专家研讨会上指出,2022年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委员会的重点工作就是推动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营养标准的制定。这些行动的出现意味着儿童食品行业标准的建立变得指日可待。
生命健康永远是第一位。在儿童食品有关标准正式出台以前,行业自觉就成为最主要的市场规范准则。儿童健康成长不仅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础,更是国家发展的储备人才,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希望广大儿童食品企业在生产时能遵守现有关法律法规,协同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做良心商家。相信随着儿童食品行业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于规范该行业发展,保障儿童食品安全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资料来源:法治日报)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从消暑神器到产业新星,冬瓜的蜕变之路,正是我国农产品增值的生动写照。2025-07-31 15:25:02
-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刘欢教授牵头的“量子人工嗅觉”青年团队,在半导体材料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用“电子鼻”精准...2025-07-31 13:51:27
-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嵋楸硎?,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仅生鲜农产品...2025-07-31 13:31:39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63.9万批次,对6.9万批次不合格产品进行下架、封存、召回。2025-07-31 10:28:26
-
这些看似寻常的水果干,背后凝聚着现代化食品加工技术与先进设备的智慧,让我们得以在不同季节都能品尝到水果的独特风味。2025-07-30 15:52:25
-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44项2025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2025-07-30 09:47:5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