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财政支持力度加大 试验检测能力须跟上需求
2021年08月12日 14:50:17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宋池 点击量:7077

近日,财政部公布《财政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807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指出,中央财政将继续大力支持科研院所开展新能源汽车领域科技创新。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近日,财政部公布《财政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807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指出,中央财政将继续大力支持科研院所开展新能源汽车领域科技创新。
常规汽车使用化石燃料作为驱动力,不仅消耗大量化石能源,排放的废气物还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愈发剧烈,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共识。而发展新能源汽车对于减少碳排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利用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0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只有不到500量,而到2020年就增长到130万辆,市场规模连续6年世界第一。并且我国已经建立起基本完善的产业体系,技术上也有长足的进步。这些成就的获得与政府在方面对于性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是离不开的。
早在2012年我国就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2020年再次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方向指导。在财政政策上,更是采取一系列补贴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例如2020年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等。
前期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政支持主要在购置补贴方面,本次财政部将从科技创新方面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提供支持,包括利用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等方式支持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创新,采用“先实施、后拨款”的资助模式鼓励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活动等。
现阶段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包括动力电池的寿命与安全性等性能不足、驱动电机系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等。突破核心技术短板应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重点。另外,关键零部件也是亟需突破的被“卡住脖子”的地方。
核心技术短板与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创新中,试验检测技术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以动力电池为例,寿命短、有自燃等安全风险是新能源电池的主要问题。在电池的研发中需要在性能与安全性上都做出突破,而这需要在电池试验室中进行检测。检测的数据包括电性能、机械性能、环境适应性以及安全性等。而检测获得的数据也可以作为电池技术改进的依据。
试验检测技术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创新中发挥作用,并对创新技术的实用性起到把关作用,另一方面也属于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一部分。作为新能源汽车质量与安全性的保障,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检测的需求也在持续扩大,对于检测技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试验检测技术也同样需要创新发展,跟上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需求。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团队提出的动态样品序列CDI方法(serial CDI)与超宽带无透镜衍射成像方法(Ultra-broadband ptychog...2025-08-01 14:46:08
-
广电计量拟定向增发募资13亿元 加码航空装备、AI芯片等战略领域检测能力
广电计量(002967)披露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A股募资不超过13亿元。资金将用于航空装备(含低空)测试平台、新一代...2025-07-24 10:40:47 -
项目名称:京东方越南整机二期项目,项目编号:4197-244BOEVN0003/25,招标范围:温湿度测试设备,招标机构:中电商务...2025-07-10 14:22:50
-
近期,江苏省出台一系列金融举措,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2025-06-20 15:46:31
-
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专项支持下,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成功研发全球首套医用电子仪器全自动测试系统并通过验收...2025-06-05 10:19:49
-
项目名称:高端IT类显示屏产能提升项目(二期),项目编号:4197-214HFXSHD004/100,招标范围:温湿度测试设备,招...2025-06-04 11:44:09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