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食品安全问题需持续治理 食品快速检测市场前景乐观
2021年04月23日 08:55:38
来源:仪表网 点击量:6042

4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披露2020年全国食品安全抽查数据,2020年市场监管部门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638万余批次,总体不合格率为2.31%。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守护。
4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披露2020年全国食品安全抽查数据,2020年市场监管部门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638万余批次,总体不合格率为2.31%。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然而,此次抽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仍需持续治理。一是农兽药残留超标、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等三类问题仍然突出;二是个别食品类别的抽检不合格率较高;三是食品安全问题未引起相关企业足够的重视,涉及食品安全的相关责任人依然对此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
近日,永辉超市因商品检测不合格、董秘回应被指“敷衍”登上热搜。对于超市来说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在这个问题上频频“翻车”的永辉超市,却没能守住人们“入口”的安全,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4月16日,在监管部门的介入下,永辉超市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致歉公告在外界的质疑和压力下发出。4月19日,针对食品抽检不合格一事,永辉超市成立食品安全治理领导小组,由CEO李国带队。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包含严控食品安全检测管理,尤其是生鲜产品全面提高检测覆盖率,凡是检测不达标准一律不得采购。
食品安全关乎健康与生命安全,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天大的事”。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防控食品安全事故,确保群众食品安全,目前不少省市的市场监督管理单位开展了食品快速检测进市场活动,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流动检测室配备了食品快检箱、农药残留快检仪等多种快检仪器,能快速检测生鲜肉、米面油、果蔬等食品中有毒有害残留物质等内容,并可在15到30分钟内分析出微生物农药残留,易滥用食品添加剂等指标。
通过现场快速检测,提高了问题食品的发现率,增强了抽检和监管的针对性,对快检过程中发现疑似存在质量问题的食用农产品,依法抽样送至检验机构进行检测,可以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不仅增强了基层食品安全检测能力,也为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迅速发展,检测技术日益趋向于高技术化、系列化、速测化、便携化,分子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等现代检测技术和手段诸如快速检验纸片法、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免疫捕获PCR、荧光定量PCR、ATP生物发光法、微型自动荧光酶标法等)等,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我国食品安全检验中。
随着国内食品安全检测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内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迅速发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市场规模迅速壮大。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国内食品快速检测市场规模分别为19.68亿元、29.77亿元,预计2017年至2022年的年度复合增长率为25.24%,到2022年国内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规模为91.75亿元。
当前,我国仍处于食品安全易发、多发期,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仍需持续治理。4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在2021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在民众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强化的背景下,食品安全检测服务过程中除了运用法定检测试剂和仪器,快速检测产品也将大量运用于检测前的初步筛选,快速检测产品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相关企业可重点布局。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从消暑神器到产业新星,冬瓜的蜕变之路,正是我国农产品增值的生动写照。2025-07-31 15:25:02
-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刘欢教授牵头的“量子人工嗅觉”青年团队,在半导体材料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用“电子鼻”精准...2025-07-31 13:51:27
-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嵋楸硎荆夜桥┎飞拖汛蠊?,每年仅生鲜农产品...2025-07-31 13:31:39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63.9万批次,对6.9万批次不合格产品进行下架、封存、召回。2025-07-31 10:28:26
-
这些看似寻常的水果干,背后凝聚着现代化食品加工技术与先进设备的智慧,让我们得以在不同季节都能品尝到水果的独特风味。2025-07-30 15:52:25
-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44项2025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2025-07-30 09:47:5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