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福建物构所在合成锌空电池空气极电催化剂研究中获进展
2021年04月02日 10:04:55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点击量:7018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曹荣和曹敏纳研究团队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单原子催化剂。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近年来,对绿色能源的探索和开发带动了包括锌-空气电池(ZAB)在内的一系列能源转换和储存装置的研究。ZAB使用水系电解液且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大、成本低等优势,被认为是电能转化和储能的重要技术方向,在未来能源应用中有着广阔前景。在ZAB充放电过程中,空气电极上进行的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动力学过程缓慢,需要较大的过电势造成电压损失,成为制约锌空电池性能的核心问题。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曹荣和曹敏纳研究团队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单原子催化剂(M-NHC,M=Fe, Co, Ni),其中Fe-NHC在锌空电池的性能测试中表现出比市售催化剂更高的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和稳定性。该催化剂是以大环化物六元瓜环(CB[6])自组装得到的棒状超分子为碳前驱体,与廉价的金属盐混合均匀后通过简单的热解法合成得到。在合成过程中借助于瓜环超分子自组装体内部固有的孔道结构,无需添加模板剂或者繁杂的后处理过程即可制备出具有分级微介孔结构的多孔N掺杂碳载体,实现有效锚定金属单原子的同时具有更高效的传质及电子转移功能。在组装成锌空电池时,Fe-NHC能够达到157mW/cm2的功率密度,远高于市售催化剂Pt/C和Ir/C混合催化剂的120mW/cm2。在10mA/cm2的放电测试过程中,Fe-NHC能够维持长达60小时,而市售贵金属催化剂在4个小时后出现严重的电压损失。该工作通过简易方法合成了廉价且高效稳定的锌空电池空气极电催化剂,也为无模板法合成单原子催化剂提供了新策略。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论文第一作者为福建物构所博士章粟原。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福建物构所无模板策略合成N掺杂多孔碳基单原子催化剂用于锌空电池研究获进展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科研团队,从现有催化剂稳定性瓶颈切入,成功研制出一种超长寿命、高效制氢新技术。2025-02-18 13:13:49
-
厦门大学科研团队通过掺杂16种稀土元素,成功制备出一系列具有异质结构的铂碲基海参状纳米催化剂,并实现了其高效甲酸电催化应用。2025-01-27 10:10:00
-
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独特的拓扑手性晶体,并将其用作水解制氢过程中的催化剂。通过操控该晶体内电子...2024-12-02 11:18:56
-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微雪课题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催化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他们通过揭示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金属-载体相...2024-11-23 15:05:36
-
永久性化合物通常指的是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由于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的分子内有牢固的碳-氟键,因此这类物质通常具备了独特的热稳定性、化...2024-11-21 13:32:50
-
近日,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传来喜讯,由魏宇学和孙松团队研制的催化剂快速筛选装置已完成工程机样机迭代,并成功推向市场。这一创新成果不...2024-10-31 10:17:3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