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天津工业生物所等开发出基于宏基因组的亚胺还原酶工具箱
2021年01月11日 14:12:55
来源: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点击量:3577

生物催化尤其是酶促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手性胺,为许多高值化合物的高效绿色合成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新酶发现仍是酶促不对称合成过程中具有挑战和限速的步骤。寻找更快、更简捷的新酶筛选方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化工仪器网 科技前沿】生物催化尤其是酶促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手性胺,为许多高值化合物的高效绿色合成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新酶发现仍是酶促不对称合成过程中具有挑战和限速的步骤。寻找更快、更简捷的新酶筛选方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敦明、吴洽庆带领的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团队,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Nicholas J. Turner、英国Prozomix公司合作,开发出基于宏基因组的亚胺还原酶筛选与表征的工具箱。该研究基于宏基因组文库和基因组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300多个未知序列的新亚胺还原酶;开发了基于亚胺还原酶氧化方向的高通量显色方法;构建了含384个亚胺还原酶的微孔板,并快速鉴定了其热稳定性及其对不同结构类型酮与胺的催化能力;利用动态动力学拆分过程,实现了N-取代β-氨基酸酯高产率、高立体选择性及高非对映选择性的不对称合成。该研究为进一步拓展亚胺还原酶的合成应用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也为高效构建其他酶工具箱提供新思路。
研究工作得到英国工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心、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欧洲研究理事会、欧盟第七框架计划的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曼彻斯特大学博士生James R. Marshall、天津工生所副研究员姚培圆共同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曼彻斯特大学教授Nicholas J. Turner为论文通讯作者。

基于宏基因组的亚胺还原酶工具箱的开发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科研团队,从现有催化剂稳定性瓶颈切入,成功研制出一种超长寿命、高效制氢新技术。2025-02-18 13:13:49
-
厦门大学科研团队通过掺杂16种稀土元素,成功制备出一系列具有异质结构的铂碲基海参状纳米催化剂,并实现了其高效甲酸电催化应用。2025-01-27 10:10:00
-
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独特的拓扑手性晶体,并将其用作水解制氢过程中的催化剂。通过操控该晶体内电子...2024-12-02 11:18:56
-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微雪课题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催化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他们通过揭示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金属-载体相...2024-11-23 15:05:36
-
永久性化合物通常指的是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由于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的分子内有牢固的碳-氟键,因此这类物质通常具备了独特的热稳定性、化...2024-11-21 13:32:50
-
近日,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传来喜讯,由魏宇学和孙松团队研制的催化剂快速筛选装置已完成工程机样机迭代,并成功推向市场。这一创新成果不...2024-10-31 10:17:3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