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
轻工、纺织、包装等行业,其中多项标准与仪器设备相关,或是采用了仪器分析法,或是本就是仪器设备检验检测标准,如《煤焦油 联苯、苊、芴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富铟物料中铟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
申报号 | 项目名称 | 性质 | 制修 | 代替标准 | 完成 | 部内主管司局 | 技术委员会或 |
订 | 年限 | 技术归口单位 | |||||
煤焦油 联苯、苊、芴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推荐 | 制定 |
| 2022 | 原材料工业司 |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冶金用硅灰石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 推荐 | 制定 |
| 2022 | 原材料工业司 |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冶金用蛇纹石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 推荐 | 制定 |
| 2022 | 原材料工业司 |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硅钡合金分析方法 第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 | 推荐 | 修订 | YB/T 109.6-2012 | 2022 | 原材料工业司 | 全国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富铟物料中铟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推荐 | 制定 |
| 2022 | 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氟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19部分: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推荐 | 制定 |
| 2022 | 原材料工业司 |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粗氢氧化镍钴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 铬、磷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推荐 | 制定 |
| 2022 | 原材料工业司 |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粗碳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锂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推荐 | 制定 |
| 2022 | 原材料工业司 |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粗碳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镍、钴、锰、铜、铝、铁、钙、镁、钠、钾、铅、镉、铬、砷、磷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推荐 | 制定 |
| 2022 | 原材料工业司 |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钨基高比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铁、镍、铜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推荐 | 制定 |
| 2022 | 原材料工业司 |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钨基高比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铝、镁、钙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推荐 | 制定 |
| 2022 | 原材料工业司 |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氧化锆、氧化铪化学分析方法 第13部分:氧化铪中硼、钠、镁、铝、硅、钙、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锆、铌、钼、镉、锡、锑、钽、钨、铅、铋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推荐 | 制定 |
| 2022 | 原材料工业司 |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碳化硅单晶中痕量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辉光放电质谱法 | 推荐 | 制定 |
| 2022 | 原材料工业司 |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高纯镓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痕量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辉光放电质谱法 | 推荐 | 制定 |
| 2022 | 原材料工业司 |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委托北京宏信天诚国际招标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中红外纳秒瞬态吸收光谱仪,预算171万元。2025-08-01 10:22:23
-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就“中国矿业大学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120万元。2025-08-01 09:12:58
-
涉及质谱、光谱法 2025年山西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项目公布
2025年山西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项目公布,项目检测方法主要涉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2025-07-31 14:58:07 -
浙江工业大学计划采购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系统、流式细胞仪、不溶性微粒检测仪等仪器设备,预算超1.3亿元。2025-07-31 13:27:37
-
华东师范大学联合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研发新型AI模型EnviroDetaNet,突破分子光谱预测瓶颈。该模型基于E(3)等变神经网...2025-07-31 10:53:30
-
近日,隰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就“隰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水质检测项目设备购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232.456万元。2025-07-31 10:16:13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