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心血管疾病频发 你减少胆固醇摄入量了吗?
2019年12月26日 09:33:11
来源:仪器网 作者:小明 点击量:4880

说到胆固醇,人们通常都会联想到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和肥胖症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在现代一些奉行养生观念的人群或家庭中,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已经早早被撤下了餐桌。甚至更有研究认为,胆固醇是造成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痴呆症的“罪魁祸首”之一。
【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说到胆固醇,人们通常都会联想到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和肥胖症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在现代一些奉行养生观念的人群或家庭中,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已经早早被撤下了餐桌。甚至更有研究认为,胆固醇是造成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痴呆症的“罪魁祸首”之一。
近日,医学杂志《柳叶刀》上面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人体血液中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研究发现,越早降低血液中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0年以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就越低。事实上,高胆固醇会增加人体患心脏病的风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还有相关研究发现,高胆固醇有可能引发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现象,进而影响人体骨骼、牙齿等的健康。在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胆固醇就位列其中。
其实长期以来,大多数人对胆固醇都有一定程度的误解,觉得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完全取决于吃的东西,但实际情况是人体内的胆固醇并不仅仅来源于食品,相反,饮食摄入的胆固醇只占一小部分,人体内的大部分胆固醇都来源于自身合成,这些自身合成的胆固醇,在人体中细胞膜、类固醇、胆酸和信号分子中普遍存在。而且人体自身合成的胆固醇并非对人体有害,因饮食不当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才是较为常见的原因。
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中,规定了三种适合食品胆固醇的测定方法,即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与比色法。三种方法都可以对肉制品、蛋制品以及乳制品等食品进行检测分析,但气相色谱法还可用于植物油脂中胆固醇的测定。色谱分析必须具备相应的色谱仪仪器,因此日常生活中,利用经济、简便的比色法进行食物中胆固醇的测定更为常见。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类食品中的胆固醇也是一种常用方法。当固醇类化合物与酸作用时,可脱水并发生聚合反应,产生颜色物质。因此可先对食品样品进行提取和皂化,用硫酸铁铵试剂作为显色剂,测定食品中胆固醇的含量。
虽然食物中的胆固醇只占了一小部分,但是如果摄入过多的全脂乳制品、红肉和加工肉类等食物,很有可能会造成血液中胆固醇的积累,日积月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加大心脏病和中风的患病风险。因而在日常膳食结构中,应严格限制盐、红肉和加工肉类、精制碳水化合物和添加糖的比例。其次,应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低脂乳制品、家禽、鱼、豆类、植物油和坚果等有益心脏健康的蔬果类食品。
由于国内居民的日常饮食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所以现有研究还无法准确估算出人体内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但从长远来看,尽量少吃一些胆固醇与饱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健康还是大有益处的。
(资料来源:领研网、百度百科)
编辑点评:一般认为,胆固醇的摄入量以每天小于300毫克为宜,相当于1个鸡蛋黄中含的胆固醇量,过量的饱和脂肪会加重人体内负责清除胆固醇系统的负担,从而导致动脉堵塞。所以说通过各类检测仪器对食品中的胆固醇含量进行检测,从保护人体健康方面来说十分有意义。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委托北京宏信天诚国际招标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中红外纳秒瞬态吸收光谱仪,预算171万元。2025-08-01 10:22:23
-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就“中国矿业大学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120万元。2025-08-01 09:12:58
-
涉及质谱、光谱法 2025年山西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项目公布
2025年山西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项目公布,项目检测方法主要涉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2025-07-31 14:58:07 -
浙江工业大学计划采购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系统、流式细胞仪、不溶性微粒检测仪等仪器设备,预算超1.3亿元。2025-07-31 13:27:37
-
华东师范大学联合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研发新型AI模型EnviroDetaNet,突破分子光谱预测瓶颈。该模型基于E(3)等变神经网...2025-07-31 10:53:30
-
近日,隰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就“隰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水质检测项目设备购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232.456万元。2025-07-31 10:16:13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