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填补空白!我国科学家在“连续变量”集成光量子芯片领域实现新突破
2025年02月24日 11:21:09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9358

近日,山西大学苏晓龙教授课题组,联合北京大学王剑威教授与龚旗煌教授课题组,成功实现了基于集成光量子芯片的连续变量纠缠簇态的确定性制备、调控和实验验证。
集成光量子芯片是一种能在微纳尺度上编码、处理、传输和存储光量子信息的先进平台。如何在光量子芯片上实现大规模量子纠缠是国际量子研究难题。
近日,山西大学苏晓龙教授课题组,联合北京大学王剑威教授与龚旗煌教授课题组,成功实现了基于集成光量子芯片的连续变量纠缠簇态的确定性制备、调控和实验验证。
簇态是一种特殊的量子纠缠态,能够在多个量子比特之间建立复杂的量子纠缠,是实现高效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的重要量子资源。集成光量子芯片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能够在微纳米尺度上编码、处理、传输和存储光量子信息。
然而,传统的量子光子芯片在制备大规模纠缠簇态时面临着巨大挑战,随着比特数的增加,量子纠缠的制备成功率呈指数下降,严重限制了其应用的扩展。与离散变量光量子芯片不同,连续变量光量子芯片因其确定性产生的特点能够更高效地实现大规模量子纠缠的制备和操控,是量子信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研究团队采用基于光场的连续变量编码方式,破解了制备量子比特和量子纠缠的“概率”难题,首次实现了量子纠缠簇态在芯片上的“确定性”产生。
此前,该团队还研制出一款集成约2500个元器件的超大规模光量子芯片,并实现了基于图论的光量子计算和信息处理功能,为量子计算机研制提供一种可扩展、可编程、高稳定的量子芯片内核。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集成光量子芯片技术领域取得的新突破,这一成果填补了采用连续变量编码方式的光量子芯片关键技术空白,也为光量子芯片的大规模扩展及其在量子计算、量子网络等领域的应用奠定重要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于20日在《自然》杂志发布。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电磁超声检测系统,项目编号:0613-254025123169,招标范围:电磁超声检测系统,...2025-07-30 15:11:27
-
国家能源局根据《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要求,就2025年能源领域拟立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划公开征求意见...2025-07-29 16:17:53
-
2008年,新一代的《中国区域地质志》撰写工作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7月28日,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经过多年的努...2025-07-29 16:09:38
-
在江苏苏州常熟,占地13平方公里的“中国声谷”正开展声学技术研究,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赋能声学产业升级。2025-07-24 16:53:47
-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道路车辆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 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ISO 34505)正式发布,规定了自动驾驶系...2025-07-23 14:39:44
-
近日,我国垦利10-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最大规模浅层岩性油田正式进入生产阶段,将为中国海油渤海油田年内...2025-07-22 16:03:4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