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农业农村部印发重要文件 用科技创新助力农业高水平发展
2025年02月17日 11:57:36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4945

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到农业新品种培育、耕地质量提升、农机装备研制、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畜禽水产疫病防控、高效种植养殖、绿色低碳农业、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农产品质量安全、乡村发展十大重点领域。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家稳定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发展农业既是在夯实我国的基础建设,同时也是在提升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而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既是直接提升农业实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国家迈向现代化发展的一种重要体现。
农业现代化,具体到细节上是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和良种化发展的过程,也是被赋予科技化、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规?;⑷诤匣?、绿色化、智能化等丰富内涵的过程。而无论是哪一个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背后都离不开科技的助力。因此从这方面来看,农业发展其实也是农业科技不断发展,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过程。
而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长期以来国家都在通过政策指导、财政支持等手段进行扶持。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到农业新品种培育、耕地质量提升、农机装备研制、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畜禽水产疫病防控、高效种植养殖、绿色低碳农业、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农产品质量安全、乡村发展十大重点领域。
文件中指出,当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农业科研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基因编辑、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持续迭代,引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走向,促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
为此,文件强调,农业新品种培育的主要目标是“推动育种技术体系迭代升级和生物育种研发应用,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加快实现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健全耕地保育关键技术体系,加强黑土地?;?、退化耕地治理和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促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协同提升,‘藏粮于地’”;农机装备研制的主要目标是“聚焦大型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农机装备重点方向,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农机装备融合应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主要目标是“加快揭示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暴发成灾机制,加强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建设,创新绿色防控技术产品,建立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畜禽水产疫病防控的主要目标是“加快突破重大疫病发生流行的基础理论研究,增强畜禽水产疫病防控关键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创制安全高效疫苗新产品,提升重大动物疫病和农业生物安全防控技术水平,支撑保障肉蛋奶、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高效种植养殖的主要目标是“集成创新适应不同生产场景的系统化技术体系,构建绿色智能高效生产模式,显著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绿色低碳农业的主要目标是“构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推动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的主要目标是“突破全加工周期的品质精准调控、资源减损提质和智能高效制造等关键技术瓶颈和装备,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目标是“创新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测、风险评估、膳食营养等关键技术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乡村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低碳生态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关键技术模式,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更多科技供给方案”。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从消暑神器到产业新星,冬瓜的蜕变之路,正是我国农产品增值的生动写照。2025-07-31 15:25:02
-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刘欢教授牵头的“量子人工嗅觉”青年团队,在半导体材料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用“电子鼻”精准...2025-07-31 13:51:27
-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嵋楸硎?,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仅生鲜农产品...2025-07-31 13:31:39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63.9万批次,对6.9万批次不合格产品进行下架、封存、召回。2025-07-31 10:28:26
-
这些看似寻常的水果干,背后凝聚着现代化食品加工技术与先进设备的智慧,让我们得以在不同季节都能品尝到水果的独特风味。2025-07-30 15:52:25
-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44项2025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2025-07-30 09:47:5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